近年来,随着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靶向β-淀粉样蛋白(Aβ)这一核心病理产物的治疗药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3期临床试验Clarity AD研究的积极结果,仑卡奈单抗(Lecanemab)陆续在国内外获批并已积累丰富的使用经验,同时其随机对照研究已进入开放标签扩展阶段以进一步评估其长期疗效与安全性特征。
在本次于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2025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 2025)上,疾病修饰治疗(DMT)药物仍是大会关注焦点。本次会议上公布了仑卡奈单抗为期4年的长期随访数据,同时来自中美两国的多位权威专家分享了该药物自获批以来在临床应用中的经验。
仑卡奈单抗自完成Clarity AD为期18个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核心阶段后,纳入研究的早期AD患者进入开放标签扩展阶段(OLE)。本次AAIC大会上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的Christopher van Dyck教授分享了早期AD患者接受仑卡奈单抗长达48个月的临床结局和安全性[1]。该研究将患者治疗情况与来自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倡议(ADNI)数据的匹配对照进行比较,分析了每个时间点相对于核心基线“病情稳定”或“病情改善”的参与者百分比,并对基线无/低tau蛋白水平的参与者进行亚组分析。在核心阶段和OLE阶段,共有 1734 名参与者接受仑卡奈单抗治疗。
结果显示,在各个临床终点上,接受仑卡奈单抗治疗的参与者在48 个月内持续受益、持续延缓了疾病进展。在OLE中,与ADNI匹配对照或BioFINDER队列对照组(参与者均为MCI,CDR-SB评分更低)相比,仑卡奈单抗治疗组CDR-SB变化的差异均逐渐增大。与ADNI匹配对照组相比,仑卡奈单抗治疗使患者进展至疾病下一阶段及进展至中重度痴呆阶段的风险分别降低了34%和56%,同时延长患者处于早期AD阶段的时长,且随着时间推移其疗效愈发显著。该结果表明,仑卡奈单抗有效延缓了AD的疾病进程,有力支撑了该药物对AD的持续疾病修饰治疗效果。
在安全性方面,在OLE阶段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淀粉样蛋白相关成像异常(ARIA)发生率较低,6个月后与安慰剂组的ARIA发生率相似,表明规范治疗下长期使用仑卡奈单抗的安全性可控。
从上述研究进展来看,仑卡奈单抗已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初步观察结果显示仑卡奈单抗可延缓患者认知功能衰退乃至改善认知功能评分,其确切疗效仍需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验证。现有数据一致表明该药物具有可靠的安全性特征:ARIA总体发生率较低且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性改变,对治疗进程未产生显著影响。这些发现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提示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来全面评估其疗效获益。在生物标志物方面,综合分析现有证据,仑卡奈单抗在治疗过程中生物标志物的改善往往先于认知功能量表评分的提升,因此实际治疗中需结合综合监测结果评估药物疗效以精准制定治疗决策。
自2023年7月获批以来,仑卡奈单抗在美国已广泛使用2年余,本次AAIC大会上公布了一项在美国15个地理分布各异的神经科诊所开展的多中心、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中期分析共完成94份病例报告表,患者至少接受7次输注,平均治疗持续时间超过1 年。多位临床医生在会上基于该研究中期结果分享了仑卡奈单抗的应用特征。
在治疗效果方面,末次随访时约84%患者未进展至下一疾病阶段,6.7%患者从轻度AD改善为AD源性MCI,表明了仑卡奈单抗延缓疾病进展乃至改善认知功能的潜力。在安全性方面,10名患者出现 ARIA 事件,多数为无症状事件,表明在规范监测下,仑卡奈单抗的安全性可控。这一结果为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筛选患者、管理治疗风险提供了参考。
在患者治疗路径方面,仑卡奈单抗治疗患者大多数年龄超过65岁(81%),在门诊/临床机构接受输注,提示仑卡奈单抗的应用已贴合老年患者的就医场景,兼顾了便利性与安全性。最后该研究还评估了神经科医生对仑卡奈单抗治疗的满意度以及从医生视角观察到的患者及照护者满意度。结果显示临床医生对仑卡奈单抗治疗风险获益比整体认可,同时医生观察到其治疗效果在患者端得到了较好的感知,这对提升治疗依从性至关重要。
随着本次AAIC大会上仑卡奈单抗48个月长期数据以及中美研究数据的公布,全球研究者及临床医生对其在早期AD中的应用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长期数据证实了其持续的疗效和稳定的安全性,为患者的长期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中美研究则从不同医疗环境和患者群体角度,展现了仑卡奈单抗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为全球范围内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治疗可及性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期待更多相关研究的开展,进一步挖掘仑卡奈单抗的治疗潜力,为攻克AD带来更多希望,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